机关建设心得体会(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关建设心得体会(2022年),供大家参考。
机关建设心得体会
我来人大机关一晃 3 个多月 过去了 。
总的感觉, 人大机关是个好地方, 工作基础好, 干部队伍好, 这段时间大家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同时, 我也深切地感受到, 人大机关承担着为人代会、 常委会、 主任会服务, 为常委会履职服务, 为人大代表服务, 为机关工作服务的重要使命, 工作质量、 服务水平、 作风情况直接关系人大工作成效, 直接关系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声誉和权威, 也直接关系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对机关建设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必须顺时应势、 持续加强。所以,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 如何在过去基础上, 和大家一起, 把机关好的经验和作风传承好, 把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尤其是今年还面临着四个新的大背景:
第一个背景,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都提出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的新要求。
前不久, 省委成立了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第二个背景, 今年恰逢全国人大成立 60 周年、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35 周年, 省委还将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预计将出台一系列新的思路和举措。
第三个背景, 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和省纪委全会, 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 以及加强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提出了 更高要求。
在全国人代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 即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谋事要实、 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
第四个背景, 省委赵正永书记和
宋洪武副主任, 对我们机关工作高度重视, 也都提出了 明确要求。
与此同时, 广大群众、 人大代表, 包括人大机关干部, 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和期望也在提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要把中央和省委、 省人大常委会的相关精神贯彻好, 把领导的要求落实好, 与时俱进地做好工作,最关键的是要确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体现人大机关特点、 顺应绝大多数干部意愿的思路目 标, 以此来进一步凝聚共识、 引 领工作、展示形象。
根据征集的意见, 结合自 己的思考, 概括起来思路目 标就是八个字:
“精准高效、 一流机关”。
——“精准高效” 是理念和要求
“精”, 就是工作标准要精益求精。
杜绝“过得去、 差不多、 还可以” 等思维惯性, 高点定位、 激情干事、 善于创新, 每年每个处室的工作都能出精品、 有亮点、 创品牌, 并力争在全省有位次、 全国有影响。
“准”, 就是工作底线要准确规范。
注重程序、 从严过细, 带头学法用法,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 做到“三让三不让”, 即让组织放心,不让上级精神和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 己这里走样或延误; 让服务对象满意, 不让差错在自 己这里出现; 让群众信服, 不让人大机关的声誉在自 己这里受损。
“高”, 就是能力素质要高强争先。
注重学习、 强基固本, 能够胜任各种工作, 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能够破解难题, 让人信服,工作每年都能上一个台阶、 上一个水平。
“效”, 就是工作结果要务实高效。
凝心聚力、 追求卓越, 高质量、
高标准、 高效率地推进工作, 圆满或超额完成各项目 标任务, 努力做到组织满意、 群众满意、 代表满意、 干部自 身比较满意。
——“一流机关” 是载体和目 标
主要标志是:
办文出精品、 办会树品牌、 办事求圆满, 成为服务一流、 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人大机关。
年内, 力争在省级年度目 责考核中晋位争优。
主要内涵是:
提升“四力”( 学习力、 约束力、执行力、 凝聚力), 打造“四型” 机关( 创新型、 规范型、 高效型、和谐型机关)。
( 一)
提升学习力, 打造创新型机关
《荀子· 大略》 中讲,“学者非必为仕, 而仕者必为学”, 意思是做学问的不必都去做官, 而为官者都必须学习。
现在各种新知识、 新情况、 新事物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
加之人大工作政治性、政策性、 专业性都很强, 学习更为重要而紧迫, 必须把提高学习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
一是内容上要博学多知。
要深学理论, 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道路自信、 理论自 信、 制度自 信, 确保政治上不犯糊涂。
要精学业务, 学好人大知识、 法律法规、 工作程序和公文写作, 确保工作中不出问题。要学时政、 学实践特别是各地经验, 努力吃透上情、 省情和外情, 准确把握形势和大局, 时刻做到政策清、 思路清、 措施清。
要博览多知,坚持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修身养性, 争做多面手。
二是方法上要创新完善。
要在坚持过去好经验、 好做法的同时, 进
一步探索完善, 为同志们学习提高搭建良好的载体和平台。
比如, 中心组学习上, 可以围绕重点工作或热点问题, 探索“理论学习、 问题研讨、 推动工作” 的新模式。
比如, 可以围绕增强干部研究问题、 谋划工作的能力, 开展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 处室主要负责人每年要至少拿出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又比如, 可以围绕拓宽干部眼界,建立健全学习交流机制, 适时选送干部到全国人大、 发达地区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处室学习取经。
再比如, 可以围绕强化学习效果, 建立述学制度, 年度述职时要把学习情况作为一项内容。
每个处室、 每名 干部也要制订年度学习计划, 学习情况纳入年度目 责考核。
三是结果上要学以致用。
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坚持在学中干、 干中学, 增强思考大事、 研究要事、 处理急事、 解决难事、协同共事、 干净干事的本领, 做到提笔能写、 开口 能讲、 问策能对、遇事能办, 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由事务型服务向参谋型服务转变、 由一般化服务向精品型服务转变、 由程序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
处及处以上领导干部尤其是各处室主要负责人, 要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表率, 引 领团队在思想理念、 方式方法、 工作实效上与时俱进, 创建学习型、 创新型处室。
( 二)
提升约束力, 打造规范型机关
约束力是一种管理能力, 既包括外在的组织约束力, 也包括内在的自 我约束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 它是共性的言行规范, 更是对干部的关心与保护。
人大机关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法言法语”, 必须时时、处处、 事事重制度、 讲程序、 守规则。
一要严守规矩。“不以规矩, 无以成方圆”。
用制度管人、 按程序办事, 是管理的基本法则, 也是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所在。
要加快清理修订制度进程, 力争年底前完成, 明年初按程序送审后施行。
修订工作的原则要体现“管用、 易行、 明了 ”, 把那些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正在倡导的服务理念、 服务方式、 工作标准等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程序也是规矩, 程序失范就会出现混乱, 甚至可能产生内耗而贻误工作、 影响大局。
讲程序, 关键是要实行层级管理, 按照任务分工、 对照岗位职责, 一级对一级负责, 逐环节去落实。
尤其是对重要工作、 重大事项, 该走哪个程序就要走哪个程序, 该向哪个层级汇报就要向哪个层级汇报, 决不允许图省事、“下跳棋”。
当然,讲程序也不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对不是必须的又影响效率的程序,也应该加以改进。
要牢树制度意识、 程序意识, 心存敬畏, 严格执行,使有章可循、 规范运作成为机关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要严格责任。
我们常说责任重于泰山, 不仅是指责任对于事业的重要, 更是强调责任感应该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 觉追求。
要在坚持总编制的前提下, 打破处室编制, 使人员 力量更趋合理。
对那些工作任务重、 强度大、 人员 又偏少的处室, 要适当充实素质好、 肯吃苦、能干事的干部。
工作责任心, 说到底是对人心的鉴照、 对党性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 责任心胜于能力, 只有不负责任的人, 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只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就是能力差一点也能够“笨鸟先飞”。要高定点位, 对承担的每一项任务都要力求完美, 而不敷衍塞责、 得过且过; 要敢于担当, 而不把责任下推、 矛盾上交, 更不能让工作停
滞在自 己手中, 不能让失误发生在自 己把关的环节; 要守土有责, 而不当“甩手掌柜”, 分管领导要落实好“一岗双责”, 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责任人, 敢抓善管、 争创一流, 调动发挥本处室的最大效能。
三要严明纪律。
现在, 对干部的管理越来越细、 越来越严。
这是一个大趋势。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干部, 我们要监督别人, 首先就要严于律己, 就要自 觉接受监督, 就要模范遵守政治、 组织、 经济、群众、 外事、 宣传、 保密等纪律。
尤其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 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 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格遵守组织纪律, 着力增强组织观念、 程序观念, 重大事项、 重要问题必须向组织请求汇报, 决不能我行我素、 自 行其是; 严格遵守经济纪律, 要认识到能走上今天的岗位组织培养不易、 同事帮助不易、 家庭支持不易、个人努力不易, 一定要算好自 己的“人生大账”, 把好底线, 牢固树立长期落实、 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 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切不可做出“让自 己蒙羞、 使家庭受损、 给单位抹黑” 的事来。
( 三)
提升执行力, 打造高效型机关
再好的方案, 没有执行一切等于零。
要把“提升执行力、 高效作服务” 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 使每个处室的工作都能有自 己的“王牌”,每名 干部出手的东西都能代表较高的水准。
一要加强政务服务, 当好参谋助手。
把提高出谋划策能力、 优化政务服务作为重要取向, 在全机关倡导“人人既要当‘动手的实干家’ 、更要当‘动脑的实干家’ ” 之风, 以领导满意、 基层认可、 富有指导
性为标准, 高质量地起草好工作报告、 领导讲话、 会议决议决定、 调研报告等文稿, 充分发挥好“智囊团” 作用。
综合处、 研究室、 各专委会办公室以及报刊社等部门要有专业队的水准, 倡导“不研究工作不动笔” 的精神, 写短文、 有见地、 有新意, 力争每年拿出几篇让领导、 让各方面津津乐道的精品力作。
同时, 要广泛听取代表意见, 细致做好信访、 人事等工作, 深入倾听群众心声, 使我们的各项政务服务更接地气。
二要规范事务服务, 优化工作运转。
坚持严谨细致、 好中求快, 做到主动、 规范、 高效、 品牌。
主动, 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思考、 多请示、 多汇报, 脑勤、 手勤、 腿勤、 嘴勤。
规范, 就是要按制度、 按程序办事,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项上, 一定要按法定程序办,不能有随意性、 盲目 性。
高效, 就是要分清“轻、 重、 缓、 急”, 安排好“时、 序、 人、 物”, 雷厉风行、 干净利落。
品牌, 就是要创先争优, 在一些工作或工作的某个方面, 努力争创一些模式、 打造一些亮点和品牌。
三要深化后勤服务, 提供良好保障。
要确立“专业化、 精细化、 规范化” 的理念, 突出” 服务、 管理、 保障”, 完善服务方式, 为机关履行服务职能、 为干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要坚持为领导服务和为机关服务相统一, 做到既保证重点又兼顾全局。
要坚持开源节流, 强化管理, 做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表率。
( 四)
提升凝聚力, 打造和谐型机关
古人云,“一心可丧邦、 一心可兴邦。
” 从某种意义上讲, 凝聚力实
质也是一种同心力, 它体现在干部对所在机关的认同感、 归属感上,反映在干部与机关同进退、 共荣辱的具体实践中。
要把提升凝聚力作为机关建设的重头戏来抓, 着力打造风清气正、 团结和谐、 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一流团队。
一要任人为贤。“尚贤者, 政之本也。
” 实践也反复证明,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要坚持全面、 历史、 辩证地识别、评价、 选拔和使用干部, 把相对比较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让绝大多数人满意, 努力做到“人岗相宜”。
在识别和评价干部上要坚持一把尺子量人, “尺子” 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好干部” 20 字标准, 并将民主推荐与平时考核、 年度考核、 一贯表现和人岗相适等情况综合考虑, 看人品、 看能力、 看贡献, 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 干好干坏不一样”。
在选拔干部上, 要认真贯彻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重资历不唯资历, 重年龄不唯年龄,重票数不唯票数, 向艰苦岗位倾斜, 不让老实人吃亏, 不让踏实干事、低调务实不张扬的人吃亏,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尤其是不让那些华而不实、 搬弄是非、 闹无原则纠纷和矛盾的人得利, 真正使选拔出的干部自 身硬气、 同事服气、 群众满意。
在使用干部上, 要立足当前机关干部年龄结构, 对年龄大的干部“用其长、 容其短”, 对中年干部“用其长、 避其短”, 对年轻干部“用其长、 帮其短”, 努力推动各个年龄段的干部都能健康成长、 和谐相处。
同时, 希望同志们也能保持平静的心态、 平衡的心态、 平淡的心态, 加强个人修养, 提升能力素质, 敢于担当作为, 争创一流业绩, 为个人进步打好基础。
要通过把
人选准用好, 发挥“好干部” 的示范表率作用, 带动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 人品导向、 风气导向, 营造比拼争先、 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要与人为善。
“善, 德之建也”, 意喻仁爱的心地、 良好的品行、擅长的能力、 美好的结果。
这里所强调的“与人为善”,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 要善于团结。
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 不仅出业绩,而且出人才; 不仅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而且每个成员 都能得到心灵的愉悦。
所以说, 懂团结是大智慧,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