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杨业功纪念馆观后感 说起来有些惭愧, 在杨业功纪念馆建成之前, 我对于杨业功的事迹并不了解,只是依稀感知到这是个很熟悉的名字。
后来杨业功纪念馆建成了, 就坐落在学校对面, 建筑非常的宏伟、 庄严。
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在心里暗暗忖度:
那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终于, 有了对他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那天揣着一颗略显激动的心踏进了那个大门, 从此, 那个名字之于我不再陌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他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杨功也并非朝夕之力。
杨业功出身农村, 家境并不富裕, 在淳朴民风的熏陶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下, 他养成了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好学上进的品德, 沐浴着党的阳光成长, 对党充满了坚贞的朴素情感。
中学毕业时, 他向同学赠言道:
“坚定不移跟着党, 赤胆忠心为人民”, 这也成了他励志进取的人生航标。
上世纪六十年代, 杨业功积极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号召, 怀着军人的梦想告别故乡 , 携笔从戎。
自此, 他便踏上了为之终身奋斗的道路。
“战争与和平” 是每个军人都要面对的永恒课题。
杨业功虽然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军人, 但他始终胸怀忧患之心, 常思打仗之责, 常说: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 他在《和岳飞满江红》 一词中写道:“何日请缨提锐旅, 决战决胜伏强魔? ” 表现出了他的忧国忧民和壮怀激烈。
同样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要学习杨公居安思危的精神, 这样能更好地使自己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
本身对纸张与墨迹结合有着特殊感触的我在看到那整面整面墙的书法时便震惊了, 因为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忙着研究导弹的人竟然能有那样的情怀。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所作的那首《和岳飞满江红》 以及他题送给战友的“卓而不群”,那首词的书法给人的感觉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抒发了他当时内心一种喷薄而出的情感; 而那“卓而不群” 几个字方正且苍劲有力, 正如他的为人——刚正不阿,而且我注意到最后那个“群” 字并非我们常规的那种写法, 而是将君羊二字上下分立, 从形态上诠释了这个词的含义, 体现出了杨公在书法上的独特造诣。
此外, 令我感触较深的便是“携礼莫入” 那几个字。
据说那是 1987 年 10 月,杨公任旅长那天, 在自己门楣上贴上的。
既是提示他人, 也是警醒自己。
古往今
来, 贪污腐败的现象一直未能断绝, 但杨公却守住了这一承诺, 而且这一守便是一辈子。
这扇门, 就是自律之门, 拒礼之门, 清廉之门。
1999 年 6 月的一天, 一名干部到北京出差, 顺路看望正在组织阅兵训练的杨业功司令员。
寒暄之后, 这名干部拿出一沓宣纸, 说给司令员练字用, 杨业功当即打断对方, 指着墙角的一堆废报纸说:
“练字本来就是练心境, 如果我用了你的宣纸, 就等于破坏了 我的心境, 也就写不出好字来了 。” 这名干部虽被拒绝,但内心对杨业功的敬佩之情却油然而生。
杨业功就这样秉持自我, 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从少年求学, 青年从军,到后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 始终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 对军队无比热爱; 始终以战斗者的姿态冲锋、 以革命者的情怀奉献, 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岗位上, 践行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铮铮誓言。
我们,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 首先应该为有这样一个榜样而感到自豪, 其次要从自身的思想行为出发, 见贤思齐、 严以律已, 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