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书记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团省委书记讲话,供大家参考。
团省委书记讲话
驻京团工委书记培训结束后,洛阳驻京团工委组织参加培训团工委书记进行了集中研讨,分别对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和团省委书记侯红讲话进行了学习,各位参加培训人员都对这次培训感受深刻,特别是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对团工委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解答令大家茅塞顿开。大家表示通过此次驻京团工委书记培训提升了认识,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进一步了解了团的根本职责和基础知识,同时感受到团的领导机关的关心,增强了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大家都感觉到了肩上的重任和压力,更感觉到了团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经过大家的认真讨论,各县团工委书记发表了看法、交流了心得,吸取了其它城市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洛阳驻京团工委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大家分别表示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把驻京团工委的工作干好,下一步,将认真履行团工委书记职责,深入推进驻外团工委建设。最后洛阳驻京团工委书记王宇对大家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以下为河南团省委书记侯红在团中央驻京团工委书记培训班授课的内容:侯红在授课中以河南驻外团工委建设为例,认真总结交流了河南驻外团工委的探索发展,就如何看待团工委工作的岗位和职责,提高组织活力主要讲了四个方
面的情况。一是如何看待团工委的岗位;二是如何定位团工委工作职责;三是如何提高团工委组织活力;四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几点感受和体会。
就如何看待团工委的岗位,侯红指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团工委,团工委一般指团委派出的代表机关,属于工作委员会的性质,不需要选举产生,不设常委,它不能召开团的代表大会,是一级团委派出的工作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质,接受派出团组织的领导。团工委的书记由派出团组织指派。其次要弄清为什么要建团工委,就河南而言,在务工创业青年中建立驻外团工委,基于四个原因:一是省情所需。河南是外出务工人数第一大省,2010 年底,全省外出务工人数达 2363 万,其中青年 1700 万,占全省青年总数的 64%;流动团员 110 多万,占全省团员总数的 19%;新生代农民工1300 多万,占务工人数的 60%。在省外务工的近一半。通过建立团工委,有效与当地团组织对接,开展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思想引导,促进务工青年就业创业,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融入当地,是服务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体现,是服务党政大局的需要。二是团情所需。建立驻外团工委是共青团新形势下履行根本职责和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的现实需要。三是青年所需。整体上看,大部分普通务工青年在城市中举目无亲,缺乏亲情,缺少感情交流,面临就业难、无住所、子女就医
就学难、业余生活单调、讨薪难、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党团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四是社会所需。驻外团工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借助流动中的亲情、情感力量,为务工青年送去服务,为建立完善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最后要深刻分析建立“派驻型团工委”的社会机理。一是“派驻型团工委”突出了以乡情、亲情为纽带来联系青年。输出地作为务工青年的家乡与务工青年联系密切,输出地团组织与务工青年有着高度的地域认同,在联系、贴近、组织、服务等各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在团员青年聚集的地方,寻找开展团的工作的最佳切入点,这种乡情、亲情就使这个组织具有天然的凝聚力。二是“派驻型团工委”以乡情、亲情来服务青年,是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依托。驻外团工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借助流动中的亲情、情感力量,为务工青年送去服务,同时通过驻外团组织传播、渗透党团组织的重要主张,让流动团员青年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为建立完善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起到有益补充。一大批驻外团组织的的建立,为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提供了组织路径。三是“派驻型团工委”以乡情、亲情的力量参与服务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推进青年农民工群体团建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充分发挥驻外团工委优势,加强对务工青年的联系和服务,最大限度激发组织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
谐因素,在构建外出务工青年管理服务的格局中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
就如何定位团工委的工作职责,侯红指出,一要明确驻外团工委的职责。团中央要求驻外团工委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联系青年,当前驻外团工委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联系青年,就是利用乡情的机理与尽可能多的青年农民工建立联系。二是要关注流动青年的思想和生活,对他们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梳理。三是要尽力而为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反映利益诉求。在驻外团工委建设实践中,河南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充分打造联系凝聚、就业创业、权益维护、关爱帮扶、典型选树“五大平台”的作用,开展与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打造“务工创业青年的精神家园、心灵的港湾、充电的基地”,使务工创业青年感受到家乡党团组织的温暖,感受到“离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增强“为驻地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的责任感,力争把驻外团工委打造成为流动团员青年的温馨之家,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二要明确驻外团工委书记的职责。驻外团组织成立后,首先要想清楚务工青年需要什么样的团工委书记。大部分普通务工青年在城市中举目无亲,缺乏亲情,缺少感情交流,面临就业难、无住所、子女就医就学难、业余生活单调、讨薪难、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关心和帮助。二是要明确合格的团工委书记是什么
标准。要主动了解和掌握当地家乡籍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分布、聚集方式等基本情况,关心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学习、生活;要热爱团的工作,努力学习、掌握团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团的知识,勤于研究本职工作,善于创新,能够带领团工委领导班子积极有效开展团的工作,把服务外出务工团员青年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为青年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自觉维护团干部的形象;要大力加强当地团总支、团支部等外出务工团组织建设,定期召集团工委委员全体会议,部署开展团的各项工作;要引导务工团员青年树立良好形象,为驻地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三是要合理选配团工委书记班子和团工委委员会。按照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配齐配强驻外团工委领导班子,省级团工委原则上设书记 1 名,副书记 3-7 名。市县团工委书记班子配备原则上为 2-3 名。探索组建省级驻外团工委委员会原则上在 20-25 人左右,市级委员会在 10-15 人左右,县级委员会在 7-10 人左右。省市县三级团工委班子和委员会委员年龄原则上要在 45 周岁以下,任期不超过 2 年。
就如何提高团工委活力,侯红指出,一要合理选择工作载体。就河南而言,一是积极开展驻外团建“四走进”集中活动。即走进豫籍在外务工创业青年、走进已建驻外团工委、走进输入地团组织、走进豫籍务工创业青年集中地。二是开展“十杰百优务工创业有为青年”评选表彰活动。三是开展
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采劝一助一”、“多助一”的形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四是开展“三助三送”务工青年新春送温暖活动。抓住每年春节务工青年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以“咱们一起回家过年――共青团在行动”为主题,广泛组织开展接站送行助返乡、慰问帮扶送温暖、表彰先进助就业、关爱子女送亲情、集中输出送岗位、返乡创业助发展“三助三送”活动,切实服务外出务工青年。五是开展“一融三同”活动。今年以来,团河南省委在全省专兼职团干部广泛开展“融入青年,与青年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简称“一融三同”)党性实践锻炼活动。二要完善机制,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联合省委组织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深化党建带团建进一步推进驻外团工委建设的意见》,把驻外团建工作纳入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做到“同规划、同推进、同考核”。二是建立完善共联共建保障机制。推出“1+X”模式,注重合作,发挥机关、企业和高校团委优势,推进省市驻外团工委与团省委机关部门、省辖市团委、直属单位团委和省管高校团委的共联共建工作。在驻外团工委经费保障上,由同级财政给予必要支持。整合资源,探索建立驻外团工委建设基金。三是建立完善双向共管机制。按照“组织共建、人员共管、资
源共享、工作共促、机制共创”的原则,形成流入地和流出地团组织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四是完善团工委内部机构设置机制和阵地建设。进一步规范驻外团工委工作制度,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和内容,明确省市县三级团工委工作职责、团工委书记班子分工细则和委员会议事规则,有条件的可以设立活动组织、权益维护、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部门,逐步建立完善“省级驻外团工委—市级驻外团工委—县级驻外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的组织机构。在配套设施上,努力达到“五个一”的标准:即有一个鲜明的团工委牌子;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办公设备;有一批好的学习资料;有一个切实服务务工创业团员青年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的好机制;有一套来自实践、管理规范、行之有效的好制度。五是完善组织网络,建立完善协同推进机制。要加强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之间的沟通联系,着力构建驻外团工委扁平化管理体系。六是建立健全督导考核评价机制。团省委与各省辖市团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量化责任考核,把驻外团建工作情况纳入目标考评体系。三要激发团工委书记的内在活力。一是价值体现激发内生动力。其价值一是体现在为个人提供了表达社会责任的平台;价值二体现在能够提高人的社会化能力;价值三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二是表彰奖励激发活力。充分激发兼职团干部的内在动力,协调大家加入输出地和输入地同级团的委员会、青联、青商会和青企协等组
织,推荐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名;优化环境,协调参与输入地、输出地团组织的各类评选表彰活动,特别优秀的驻外团干部,将授予“优秀驻外团工委书记”、“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三是提高境界完善素质激发持久力。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驻外团工委书记能力素质。
就从事这项工作的感受和体会,侯红指出,一是在工作中要把握五条原则。要注意把握青年的流动性。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探索政府引领、乡情引领、劳务品牌引领、重大项目引领、兴趣爱好引领青年的流向分布,找出青年流动的内在规律,为驻外团工委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矗要明确组织的功能性。找准驻外团组织在组织、引导、服务、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方面的功能定位,研究实现这四项功能的有效路径。要关注活动的普遍性。各驻外团组织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多在满足广大普通青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上下功夫、想办法,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要注重工作的实效性。要注意了解不同行业青年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岗位竞赛、青年岗位能手评比的技能性活动;丰富务工青年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性活动;引领凝聚青年、调动务工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思想性活动。要增强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各级驻外团组织应该主动与当地团组织对接,争取当地团组织的支持配合;要加强驻外团组织之间、务工团员青年之间的交流。二是要注意防止几种错误倾向。
要防止将驻外团组织等同于老乡会,共青团组织是一个带有明显政治属性的组织,跟商会、老乡会及其他的民间草根组织有明显的、重大的性质区别。要防止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只关注创业有成的青年身上,而忽视广大普通青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要防止将驻外团组织变成商会或某个企业寻找政治依靠的工具。三是要在认识、力度、机制和韧劲等方面不断下功夫。一是认识的深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加强驻外团工委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清晰的思路决定着工作的出路。要在把握团工委职能定位中明确方向,切实履行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四项职能。三是完善的工作机制决定着团工委的持久力。要不断完善驻外团工委工作机制。四是宣传的广泛度决定着团工委的影响力。要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栏、宣传车、互联网等渠道和媒介,宣传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让社会和广大青年了解驻外团工委,扩大团工委影响力。五是团干部的韧劲决定着团工委持续发展的后劲。要有奉献精神,要对团工委事业全身心地付出,不求回报,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六是三级驻外团工委的合力决定着团工委的号召力。各级驻外团工委要按照全团的整体部署,围绕既定的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职责,要目标一致,加强合作,相互支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