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理味道”中汲取信仰力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真理味道”中汲取信仰力量,供大家参考。
从“真理的味道”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100 年前,陈望道在家乡义乌的小柴屋,以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可甜了,可甜了”的忠贞信仰和“花费平时五倍的精力”,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为中国革命开启了理论和思想先声。为什么喝着墨汁照样甜?因为它体现了真理的感召,饱含着信仰的味道,展现出思想的力量。
为探索富国强民的济世之道,陈望道曾希望走一条实业救国道路,但他逐渐认识到救国不单是兴办实业,还必须进行社会革命,因而确立了以中国语文为中心的社会科学为自己的专业。面对五四运动后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他毅然结束在日本留学,回国任教浙江一师,与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一起,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并在“一师风潮”的洗礼中进一步认清,社会改良是无济于事的,要有更高的辨别的准绳——马克思主义,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革命。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他甘愿花费平时五倍的精力,首译《共产党宣言》全文,勇当播撒真理的“盗火者”;他与陈独秀等人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改组成为党的公开机关理论刊物,并作为上海地
区选举出来的一大代表,参与了开天辟地之伟业。一大后,他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成为上海地方党务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因《新青年》办刊经费等问题,陈望道对陈独秀的责难和家长制作风非常失望,性格刚直、人称“红头火柴”的他,提出辞呈并退党,组织上派沈雁冰去劝说也无效,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陈望道明确表示:“我信仰共产主义终身不变,愿为共产主义贡献我的力量。我在党外为党效劳也许比党内更方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23 年,陈望道接到了一张署名为“知名”的条子:“上大请你组织,你要什么同志请开出来,请你负责”。上海大学是我党培养干部的一所学校,一看笔迹陈望道就知道是陈独秀写的,虽然对陈有看法,但他马上执行任务,先后担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1925 年 12 月,我党领导创立中华艺术大学,陈望道担任校长,使该校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心。九一八事变后,他与鲁迅、叶圣陶发起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会;上海沦为“孤岛”后,又参与组建上海文化界抗日联谊会,站在抗日救亡的前列。由他担任系主任的复旦大学新闻系,被誉为是复旦的“延安”,是“全校进步力量最强的地方”。1973 年 9 月,已是 83 岁高龄的他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依然表示:“活
着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他以一生的实际行为,践行了“身在党外,心在党内”“不是党员,胜似党员”和“我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也正是出于对他的为人和历史的充分认识,1956 年他提出重回党组织的要求时,毛泽东明确表态:“陈望道想什么时候回到党内,就什么时候回来。不必写自传,不必讨论,可不公开身份。”
纵观陈望道的一生,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担当,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主动弃法从文,而不仅是求一技之长,因为他深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使用,对于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是极端重要的。他把名字从“明融”改为“望道”,意即追望大道,这个“道”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学者,他既求学术之新,更谋思想之新,他与鲁迅一道创办《太白》月刊,抵制文言文复辟,以迂回战术抗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编写《修辞学发凡》,开拓了我国修辞学研究的新境界;他坚持学术研究的中国化,提出“不唯洋、不唯上、不唯古”,可以借鉴国外,但绝不照搬照抄。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坚持“唯教育事业是万古长青的”,自浙江一师任教起便为培育栋梁之才倾尽心血,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25 年,他坚持兼容并蓄,开放民主,依靠专家办学治校,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实落细,使复旦快速
崛起成为一流高等学府,为发展新中国高教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呕心沥血,倾尽所有,把个人完全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好学力行”是陈望道为复旦大学新闻系确立的系铭,也是他一生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的生动写照。他是一位信仰马克思主义终身不变的勇士;在 70 岁高龄时接任《辞海》主编,带领团队经过 4 年多的奋战,圆满完成《辞海》编写;87 岁的他,依然在病榻上做《文法简论》的写作校对。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攀登不止”“老而弥坚、终生奋斗”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对信仰的坚守、对初心的坚持、对使命的践行。陈望道的一生也昭示大家,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什么时候都要做到责任在心、行动在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共产党人的根与本、知与行、始与终,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推荐访问:从“真理味道”中汲取信仰力量 汲取 真理 信仰
上一篇: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