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完美处罚”(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才能做到“完美处罚”(2022年),供大家参考。
如何才能做到“完美处罚” 孩子通过不服从来探索周围
在我们的孩童时代, 每当我们不听话、 任性、 犯错的时候, 父母通常都会对我们进行处罚。
“处罚”这个词, 无论是对父母, 还是对孩子, 都很有威慑力。
但现在, 这是一个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时代。
“他总是不听话, 我行我素。
”“她总是和我顶嘴, 我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我。
”“训斥他根本没用, 他就是跟你对着干!
”....。
。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孩子想突破加在他们身上的限制是很自然的事情, ”儿童精神科医生丹尼耳·马尔塞力解释说, “孩子通过不服从命令来了解和探索周围的人, 认识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通过惹恼父母来验证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关爱程度, 了解他们的底线。
”越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 越是如此。
为什么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不听话呢? 一方面是个性的差异, 另一方面也源于父母树立权威的基础不够稳固。
这些基础很早就应建立起来:
孩子 6 至 20 个月期间开始通过触摸、 说话、 爬动、 走路探索世界, 这是孩子人格发展和自信建立最为关键的时期。
这个时期父母必须陪伴在身边:
有危险的行为时父母投去不满的眼神, 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时打手心, 孩子不听话时用严厉的语气....。
。
这些示意动作, 能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规矩, 父母亲通过态度和命令来对他进行约束。
在处罚时父母有负罪感
家长在下达“处罚”令时, 都难免有负罪感, 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普遍。
晓华惩罚 8 岁的女儿停看一天《猫和老鼠》 。
女儿乱发脾气, 还乱摔东西。
不让她看每天必看的节目, 立即就见了效。
可是一看到女儿有点委屈、 有点不知所措的眼睛, 晓华几次都要冲口说出:
“如果你保证下次不再这样, 我可以允许你....。
”
“仅仅是“处罚”这个词, 就带有专横的意味, 让人想起自己以前莫名其妙被打屁股、 被扇耳光甚至被罚跪的年代。
”
儿童心理分析师帕得里克·德拉洛什说。
几十年前, 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观念都是“严师出高徒”、 “不打不成器”, 孩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现在, 有太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发出警告, 注意不当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创伤, 它可能影响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 爱取代了那些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也让父母对自己怎么当好一个家长丧失了信心。
面对越来越多被宠坏的孩子, 家长们束手无策。
“新一代的家长希望能在两种极端中找到平衡, ”儿童心理治疗医生帕得里斯·裕艾赫说, “他们已经领会到沟通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给孩子定规矩是有必要的, 因为没有这些规矩和限制, 孩子会变得专横暴虐,目中无人。
”
孩子也会自行处罚
心理学家帕德里克·特罗布认为:
“教育是建立在一系列纪律和规范的基础上的, 这些规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 什么是被禁止的, 更广义地说, 就是区分好与坏, 但是, 一条规定之所以成立, 是因为它明确了如果违反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
弗洛伊德说过, 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的时候, 他们在心理上“需要处罚”。
如果这种处罚不是来自于父母, 孩子很有可能会用别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 比如:
厌食, 自残肢体, 禁止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或者其他危险的举动....。
。
处罚, 显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父母。
不过, 过于频繁地使用处罚, 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感情对立, 陷入处罚—违抗—再处罚的恶性循环。
处罚应被列为最后的手段。
如果处罚是使孩子听话的唯一手段, 那么明显缺乏权威的你, 赶快求助专家吧。
处罚须知
要对孩子明确规定
在告知孩子规定的时候, 表述必须清晰, 使孩子明白规定的强制性。
比如, 与其说“我希望你在 11 点之前回家”, 不如说“我要求你 11 点之前必须回家!
”语气、 眼神和肢体语言都应保持一致; 如果你用同样的语气说 “我禁止你外出”和“我建议你和我们呆在一起”, 或笑着跟孩子说“你做的事情很危险”, 都会使命令丧失可信度, 使你以后难于下达命令。
由于分辨不清父母的话是愿望还是命令, 孩子往往在受到惩罚时感到委屈,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处罚内容要提前通知
“我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
如果你不做, 那么你还要去收拾客厅。
”这就是劝导孩子服从而不是盲目服从。
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做, 家长不应该和 他讨价还价, 处罚内容必须彻底执行, 也就是要言出必行。
如果家长多次拿处罚来威胁却不付诸行动, 那么孩子就会把要求当作耳旁风。
所以, 不可滥用威胁, 在定 规矩之前家长必须先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执行处罚。
打孩子是一种糟糕的处罚方式
有时孩子的淘气和任性会激怒父母, 失去忍耐的父母常会一气之下对孩子大打出手。家长避免自己过激反应的最好方式, 就是给孩子关禁闭。
在孩子的房 间里, 他会有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 家长也有时间去考虑是否有必要责罚孩子, 以及采取什么方式。
夫妻俩最好讨论一下, 这能增加信心, 并避免过激行为。
最好使用弥补性处罚
这很有教育作用, 可以让孩子在采取补救措施、 改正错误时, 知道该如何承担责任。比如孩子把牛奶洒在了地板上, 可以要求他自己拿抹布擦干净, 父母 不要代劳, 让他自己去按照正确的方法把事情做好—弄破了东西要自己去修复, 房间乱了要自己收拾....。
。
这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机会。
选择处罚的方式时要就事论事
处罚的程度和所犯的错误程度要一致。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用同一种方式处罚不同的错误, 对迟到、 撒谎或者说脏话的处罚方式, 应该是不同的。
要符合一贯的处罚标准, 不可与平时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念相违背。
剥夺式处罚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效
移开孩子喜爱的事物, 禁止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看电视、 打电子游戏、 外出等, 会让他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代价。
但是要注意, 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禁止, 比如与孩子人格和健康发展有关的活动, 像体育活动、 食物等, 就不宜禁止。
体力劳动的惩罚能减轻孩子的负罪感
整理房间、 打扫卫生、 刷碗等体力劳动, 可以减轻孩子的愧疚感, 是一种很好的“还债”方式。
不过, 它对五岁以上的孩子才有效。
更小一些的孩子则最 怕不被父母关注, 怕失去家长的陪伴和保护。
所以, 对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采取冷落隔离的方式, 几分钟不理他,孩子就会觉得受到了很重的惩罚。
推荐访问:如何才能做到“完美处罚” 处罚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