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供大家参考。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日期:
2014-01-20 08:43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253
新华网北京 1 月 19 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
全文如下:
2013 年, 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 稳中有进,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 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 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解放思想, 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 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 要鼓励探索创新, 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 支持地方先行先试, 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 要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不搞“一刀切” 、 不追求一步到位, 允许采取差异性、 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要城乡统筹联动,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 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 立足国情农情, 顺应时代要求, 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 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 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 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
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 经营规模适度、 市场竞争力强、 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4 年及今后一个时期, 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稳定政策、 改革创新、 持续发展的总要求, 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 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 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 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
化, 实施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 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
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 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
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 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 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 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 省长负责制, 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 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 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
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 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
2. 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 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 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切实保证农民收益。2014 年, 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探索粮食、 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继续执行稻谷、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 油菜籽、 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3. 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综合运用储备吞吐、 进出口调节等手段, 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 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
科学确定重要农产品储备功能和规模, 强化地方尤其是主销区的储备责任, 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
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 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
健全“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 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体系, 抓好牛羊肉生产供应。
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农业大县的直接统计调查。
编制发布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
4. 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
抓紧制定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 加强进口农产品规划指导, 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 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
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 打击农产品进出口走私行为, 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
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
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服务的金融品种和方式。
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5. 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支持标准化生产、 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 食品追溯体系建设, 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
加快推进县乡 食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
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 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 畜禽规模化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
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开展示范市、 县创建试点。
二、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6. 健全“三农” 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增加“三农” 支出。
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 作为支出重点, 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 倾斜, 优先保证“三农” 投入稳定增长。
拓宽“三农” 投入资金渠道,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通过贴息、 奖励、 风险补偿、 税费减免等措施, 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
7.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按照稳定存量、 增加总量、 完善方法、 逐步调整的要求, 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
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良种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主产区倾斜。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 提高补贴精准性、 指向性。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办法, 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
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8. 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油猪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 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更多地承担国家粮食储备任务,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
降低或取消产粮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等建设项目资金配套。
完善森林、 草原、 湿地、 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 继续执行公益林补偿、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建立江河源头区、 重要水源地、 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
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
9. 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
稳步推进从财政预算编制环节清理和归并整合涉农资金。
支持黑龙江省进行涉农资金整合试点, 在认真总结经验基础上, 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验。
改革项目审批制度, 创造条件逐步下放中央和省级涉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
改革项目管理办法, 加快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 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加强专项扶贫资金监管, 强化省、 市两级政府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督责任, 县级政府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盘活农业结余资金和超规定期限的结转资金, 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等建设。
10.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
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 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 责任和经费。
通过以奖代补、 先建后补等方式, 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加大各级政府水利建设投入, 落实和完善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资金政策, 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加大征收力度。
完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政策。
谋划建设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 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 启动实施全国抗旱规划, 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
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 加大投入力度, 规范建设标准, 探索监管维护机制。
11.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对具备条件的项目, 实施法人责任制和专员制, 推行农业领域国家科技报告制度。
明晰和保护财政资助科研成果产权,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
采取多种方式, 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技术集成推广力度, 推动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 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 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 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
继续开展高产创建, 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
加强农用航空建设。
将农业作为财政科技投入优先领域, 引导金融信贷、 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发挥高校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12.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 推进种业人才、 资源、 技术向企业流动, 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培育推广一批高产、 优质、 抗逆、 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
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 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
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主攻机插秧、 机采棉、 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 实现作物品种、 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
积极发展农机作业、 维修、 租赁等社会化服务, 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13.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着力加强促进农产品公平交易和提高流通效率的制度建设, 加快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 落实部门协调机制, 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 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 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
健全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
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 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 集配中心建设。
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 加快邮政系统服务“三农” 综合平台建设。
实施粮食收储、 供应安全保障工程。
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加快清除农产品市场壁垒。
三、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14. 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水资源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制度, 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
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
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 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 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
15. 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
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
从 2014 年开始, 继续在陡坡耕地、 严重沙化耕地、 重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 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
通过财政奖补、 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 保证修复区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
16.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林业重大工程。
在东北、 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 进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
推进林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矿区植被恢复。
完善林木良种、 造林、 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
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
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 启动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支持饲草料基地的品种改良、 水利建设、 鼠虫害和毒草防治。
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 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
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继续实施增殖放流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
实施江河湖泊综合整治、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7. 完善农村土...
推荐访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年中 一号文件
上一篇:官兵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