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自立自强”,供大家参考。
“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新词典】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和深化了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提上了历史的新高度,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我们党一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相较以往的表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这是在国际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大背景下的重大战略抉择。
为什么突出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从内因看,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而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从外因看,这是防
范外部风险的需要。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最大的隐患。不掌握核心技术,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离开了实践和社会的需求,谋划科技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四个面向”,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践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关键要靠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搞好基础研究,离不开教育。为此,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旨在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今年全国36 所重点高校推出约 6100 个强基计划录取名额,全国报名人数突破 130 万,占今年高考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这有助于把我国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壮大起来,努力培育更多“从 0 到 1”的原创性成果。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科技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
其规律,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 29 位升至第 14 位,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畅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还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科技自立自强”一经发布,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就提出,这是要关起门来,另起炉灶,彻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自立自强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孙明增,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