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优秀家长,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做一名优秀家长,2,供大家参考。
怎样做一名 优秀的家长 2
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多, 所以也就有它的特殊性。
家庭教育是一次性的, 一旦出错,很难改正。
所以说如今的家长也是最难当的了。
如何做家长, 如何做名优秀的家长就变成一门学问, 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的。
一、 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现在的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
孩子上学了, 我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就没有了。
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了 , 老师什么都会教的。
孩子没学好是学校的老师没教好。
其实,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孩子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和父母亲的教育关系极大, 而一切良好行为的养成, 靠的是父母亲的教育和父母亲榜样的力量。
马克思很重视家庭教育, 他说:
“法官的行业是法律, 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 家长的行业是教养子女。
” 这段话告诉人们:
不论我们是从事何种职业的, 只要有了孩子, 当上父母, 教养子女就成为一桩神圣的行业, 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
所以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 而且是主导教育, 给孩子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 是任何教育也代替不了 的。
二、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作为家长, 其主观愿望都是关心、 重视子女教育的。
那么, 孩子放学回到家里, 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 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 一个书架、 设臵一个固定的学习角, 是非常必要的。
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也便于学习。
为增强学习气氛, 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臵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 学习计划、 课程表等。
趴在其他写作业, 不仅对视力不好, 而且也会影响书写质量, 对健康更不好。
现在条件好了, 家长们一定要花点心思。
2、 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 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
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
孩子在学习时, 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 教导不止, 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
殊不知,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 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 喜欢给孩子去送吃、 送喝, 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
其实, 这不光打断了 孩子的学习思路, 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 没了。
3、 避免“过度教育”
。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考高分, 升大学争取特长加分, 每天晚上请家教辅导, 周
六、 周日补课, 寒暑假上各种培训班、 强化班、 奥赛班、 特长班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种特长班如果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行, 也挺好的, 让孩子增加一门特长。
但如果不是孩子所喜欢的, 就失去了意义。
也忽视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
为孩子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 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 性格特点, 因材施教, 既不可放任, 也不能苛求, 尤其不与别人的孩子盲目攀比。
并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4、 要创造一个民主、 和谐、 向上的家庭气氛。
民主、 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
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 责骂不休, 争吵不止的家庭里, 只会滋长压抑、 悲观等消极情绪, 又怎么会专心致志地学习呢? 所以说家长们, 都别为一点小事吵来吵去的。
三、 优秀的家长要以身作则, 言行上做好孩子榜样。
我们知道:
在学校,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 在家庭,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大家一定还记得这则公益广告吧【洗脚】
这则广告我们虽然多次看到, 但每一次都让人感动。
有一位朋友看了这段录像后, 就对自己的孩子说“儿子, 你怎么就没给我洗一次脚呢? ” 他儿子反问道“难道你给我奶奶洗过脚吗? ” 当时这位爸爸哑口无言。
是呀,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也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
所以试想:
如果家长是每天一大早起床, 忙着上班工作,你的孩子会有睡懒觉的习惯吗? 不会。
而如果家长自己天天喜欢睡懒觉, 孩子会有早起的习惯吗? 不会。
我也常常听到学生说自己上学迟到的理由是因为爸妈起来晚了, 所以来不及了。
又比如说, 家长习惯于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东西整理的整整齐齐的, 孩子会随便乱扔自己的东西吗? 不会。
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乱扔东西, 家里一团糟的样子, 那孩子会自己去整理东西吗? 不会。
所以, 我们在要求孩子要做到之前, 先想一想、 看一看自己做到了 没有。
如果家长每天有看新闻、 看书、 写文章的习惯, 那么他的孩子。
最后, 肯定也会有这样的习惯的。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说过“孩子有问题, 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
”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 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 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 所以, 人们常说:
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定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 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 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 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
四、 优秀的家长要鼓励、 爱护、 赏识你的孩子, 对孩子有耐心。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 :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苛责;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羞怯;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自信。
” 这首育儿歌, 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 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 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一句“鼓励中成长的孩子, 学会自信。
” 我们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相反, 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的时候, 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牙牙” 学语。
当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玛伽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 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 前言不搭后语, 被一些邻居认为是白痴。
但是, 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 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 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
父亲为儿子买来积木, 教他搭房子。
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 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
在这种激励下, 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爱因斯坦长到六岁的时候, 语言能力仍然很差。
一天到晚也说不了 几句话, 七岁的时候, 父母把他送到学校, 学校死板的教学让他提不起精神, 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老师们都认为这个学生是一个傻瓜。
但是, 父亲却鼓励爱因斯坦:
“我觉得你并不笨, 别人会做的, 你虽然做得一般, 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 但是, 你会做的事情, 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
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 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 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
” 父亲的鼓励, 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 文化修养极高, 她对自己的儿子更是百般呵护和鼓励。
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
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 什么是时间? 什么是空间? 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
可是, 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认为:
“我的小爱因斯坦并不傻, 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就这样, 在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下,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 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 并开始走向科学研究的巅峰之路。
爱因斯坦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如果你的孩子长相不够可爱、 性格较内向、 嘴巴不甜, 或者有其他诸如此类的小毛病, 做父母的都不应该忽视他们, 反而要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孩子的超人之处, 并加以鼓励、 引导和发挥, 最终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我们看范伟演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
, 就因为大哥傅吉祥对乐乐的关心、 爱护、 鼓励, 才使这个孤独症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转变, 对这个干爸爸有了比对亲生母亲都深厚的感情, 这不能不值得我们借鉴。
五、 优秀的家长, 要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 做孩子的朋友。
对孩子来说, 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 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
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散步、 游玩等。
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 谈话才能渐入佳境。
由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在物质上的投入越来越大, 情感上的关怀越来越多。
但同时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任务过重, 要求过严, 很多情况下超出了 孩子的承受限度, 使孩子感受不到这种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品尝到的只是苛求和压力的苦涩。
所以说优秀的家长们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 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我们该给他们什么。
六、 积极配合老师、 学校和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 缺一不可。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的来教育, 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的教育出来的, ” 这就要求家庭、 学校、 社会各方面统一认识、 统一步调、 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如果各吹各的调, 相互矛盾, 教育力量就会抵消, 甚至造成学生思想混乱, 无所适从。
因此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 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
因此, 作为家长一定要全面的学习家教理论, 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优秀的家长更要做好这些,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 孤独心理、 嫉妒心理、 唯我独尊心理、 厌学心理、 早恋问题、 迷恋网络问题、 追星问题、 考试焦虑、 情绪方面的问题、 学业不良问题、 考试作弊问题等;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学校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等; 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 增进自我了 解, 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 开设主题讲座; 保持书信的交流; 转变教育观念, 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 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 优化社会环境, 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举办家长学校,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 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课程结构等等。
11 岁到 18 岁的年龄阶段, 一般是中学阶段, 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 是最充满激情、 浪漫, 最有创造力、 最少保守思想、 最活跃的时期。
这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 也是对人生、 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 。
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 矛盾的、 动荡的、 暴风雨式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
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 伴随者成长的欣喜、 生活的苦恼、 学习的压力、 情感的吸引, 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年轻的心变的十分敏感和冲动, 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 也有凋落的忧伤。
他们渴望友谊、 渴望理解、 渴望自由, 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 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
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超越自己; 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 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 屡犯错误, 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 指责多于鼓励、 惩罚多于引导。
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 低人一等, 变得心灰意冷、 萎靡不振、 自暴自弃、 消极颓废。
形成一种“我不如人” 的自卑心理。
2. 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疑虑心理重, 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 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 目空一切,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 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对思想教育、 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 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所以人离不开群体, 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 所遗忘, 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
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 寂寞、 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
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 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
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 害怕交往, 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 或顾影自怜, 或无病呻吟。
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 不接纳自己。
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 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 寡言少语, 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 崇尚做“超人” 和“怪人” 。
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
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