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本专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 跨上下两册, 内容广, 线索多。
因此在进行大跨度的专题复习时, 首先应注意历史阶段的划分, 把握好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问题一: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抗争和探索
1 . 中共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①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共产党非常重视领导工人运动,但二七惨案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革命武装。②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开展了民主大革命,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 . 国共+年对峙时期
①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 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 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③ 领导了 五次反“围剿”, 被迫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解决“左”倾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走向成熟。
④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3 . 抗日战争时期
① 防御阶段, 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 同时深人敌后, 开辟敌后战场。
② 相持阶段,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 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 反攻阶段, 召开中共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行了大反攻。
4 . 解放战争时期
① 争取和平民主, 参加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
。
② 内战爆发后,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挺进大别山, 领导了三天战役:
消灭了 国民党主力。
③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问题二: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 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 1 )
探索:
①中共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 八七会议上确兔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洽的总方针。
③ 领导了秋收起义, 文家市决策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④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政权的问题。
( 2 )
结果:
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 3 )
启示:
中共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确立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l )
探索:
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② 1958 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年“文革”使探索误才人歧途。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进人社会主义建俘新时期。
④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⑤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人党章。
( 2 )
结果: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 3 )
启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 . 这两次探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探索成功的基本经验
( l )
相同点:
① 都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 并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② 党内都有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的斗争, 最终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而获得成功。
( 2 )
不同
点:
① 背景不同。
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 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二次探索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进行的。
② 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
第一次探索是在共产党的幼年时期, 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 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 处于执政党的地位。
( 3 )
基本经验: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问题三:
中共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的措施
1 . 民主革命道路探索时期
( 1 ) 1923 年,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
中共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掀起国民大革命。
( 2 ) 1927 年大革命失败。
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 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
( 3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左”倾错误, 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2 .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 l )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 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 2 ) 1 % 6 一 1976 年文化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左”倾错误。
问题四:
党和国家在革命和建设中造成失误的原因
1 . 客观原因
① 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前人所未曾遇到的事, 无经验可借鉴, 失误是难免的。
② 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有一个过程。③ 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背景。④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和战争年代特殊环境造成党内民主很难充分发展。
2 主观原因
① 有时违背实事求是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②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没有认真执行。
③ 没有正确处理“左”、 右倾错误的关系, 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
3 . 认识和评价
①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 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从错误中学习, 不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②中共能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失误, 每次失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
问题五:
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 . 党的创建时期
**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二大——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 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 武装反抗国民党。
遵义合议—— 纠正“左”倾错误, 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由幼稚走向成熟。
瓦窑堡会议——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洛川会议—— 确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 . 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4 . 新中国成立后(参看本专题问题一一问题三)
问题六:
中共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1 . 1950 一 1952 年
开展土地改革, 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 1953 一 1956 年
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 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 1958 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4 . 改革开放后
取消人民公社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往制,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问题七:
国共关系
1 . 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共关系
( l )
大革命时期:
合作。
① 时间:
1924 一 1927 年。
② 原: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③ 影响:
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 打击了帝国主义、 封建统治。
(2)
土地革命时期:
分裂。
① 时间:
1927 一 1937 年。
② 原因:
蒋介石叛变革命, 镇压人民。
③ 影响:
导致大革命失败, 内战给日本侵略以可乘之机。
( 3 )
抗月战争时期:
合作。
① 时间:
1937 一 1945 年。
② 原因: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 影响:
抗战胜利,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4 )
解放战争时期:
分裂。
① 时间:
1945 一 1949 年。
② 原因:
蒋介石发动内战, 实行独裁。
③ 影响:
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2 . 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
( l )
相同点:
①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都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② 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 2 )
不同点:
① 背景不同。
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 阶级矛盾尖锐; 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 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② 政治基础不同。
前者是新三民主义, 后者是共同抗日。
③ 斗争对象不同。
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 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赢得民族解放。
④ 作用和结果不同。
前者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合作破裂, 大革命失败; 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 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3 . 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①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② 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③ 国际政治势力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4 . 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
合则两利, 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 分则两伤, 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
为了民族利益, 两党应当再次合作,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作出应有的贡献。
5 . **在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的统一战线, 其建立的理论依据及启示。
( 1 )
建立过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统一战线。
( 2 )
理论依据: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解决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
( 3 )
启示:
统一战线是克敌制胜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的法宝。
6 . 国共两党的关系对处理当今两岸关系的借鉴意义台湾和大陆可以通过谈判再次合作,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 中国国民党、 亲民党主席先后来大陆访问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的相互了解, 对发展两岸关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问题八:
新中国的外交
1 .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 建国初期的外交(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成就)
( l )
国际形势:
冷战时期,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 孤立、 封锁、 包围。
( 2 )
成就:
① 建国第一年同 17 个国家建交,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 日内瓦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④ 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 . 70 年代的外交
( l )
国际形势:
美苏争霸, 苏联处于战略进攻阶段, 而美国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 2 )
成就:
①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 中美关系正常化, 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和中国独立白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③ 中日建交。④ 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⑤ 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4 . 改革开放后― 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 l )
国际形势:
两极格局解体,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 2 )
成就:
① 港澳回归, 是“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② 1991 年加人亚太经合组织 (APEC ) , 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 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 APEC 会议, 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 2001 年中国加人世贸组织, 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 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
④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5 .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 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b ② 综合国力、 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 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6 .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得到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 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 反过来, 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7 . 今后我们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①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②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一、 单项选择题
1 .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A . 革命任务不同 B 革命性质不同
c . 领导力量术同 D . 革命主力军不同
2 . 1997 年,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 70 周年, 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
“军旗升起的地方”。
此纪念馆应是() A . 南昌起义纪念馆 B . 八七会议纪念馆
C . 秋收起义纪念馆 D .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3 .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明明同学将外出旅游, 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 在该地召开的一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收关的转折点”。() A . 遵义 B . 瑞金 C . 昊起镇 D . 会宁
4 . 中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
的胜利。
下列能体现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①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 井冈山斗争,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③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④ 领导了工农红军的长征 A . ② ③ ④ B . ① ② ③ C . 口 2 您④ D . ① ③ ④ 5 . 中国历史上,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
决定这两次合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当时中国的国内形势 D .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20 世纪 30 年代,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 国民党新军阀割据混战
B .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 . 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
D . 国民党政权内部发生分化
7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
上一篇:李大钊及中国共产党创建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