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五篇(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和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这样,就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和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永远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的逻辑”居于支配地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逻辑”居于主导地位。这里的“物”不是一般的物质,而是商品、货币和资本。在物的逻辑的支配下,造成了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结果影响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为了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开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了绿色资本主义的出现。这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人民群众。在人的逻辑的主导下,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例如,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就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正是由于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取得了重要成就。面向前进的道路,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这样,就突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在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的标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第一,尊重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人民群众不仅具有物质文化需要,而且具有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需要就是人们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将废物返回环境的需要的总和。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升级换代,生态环境需要日渐凸显。因此,要求重视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转变,大力提供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一并纳入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中。
第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人民群众既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也有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事故和环境风险激增导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有一度抬头的趋势。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维权自救事件,与政治无涉。指出,维权是维稳基础,维稳实质是维权。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在明确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坚持为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群众评价。
总之,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环境和发展、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如此。在这个问题上,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这样,就为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理念。
环境和发展、生态化和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以竭泽而渔为特征的单纯的发展主义(增长主义)和以缘木求鱼为特征的单纯的生态主义(环境主义)。前者以增长和发展为借口,肆意掠夺自然,结果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后者以生态和环境为优先选项,主张向自然的浪漫退却,结果会重演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对此,从辩证思维的高度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他用形象的语言将之表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绿水青山是指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财富,金山银山是指社会经济价值和社会经济财富。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们在发展初期的选择是,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在经济起飞以后的选择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发展中期的选择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的要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尽管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统一需要这样一个复杂过程,但是,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可以促进第四步的早日到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第一产业领域中,我们要继承有机农业的传统、消除石油农业的弊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绿色化。同时,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在第二产业领域中,我们要将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统一起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化、城镇化和绿色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在第三产业领域中,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服务、节能环保产业。为了做好上述工作,我们必须科学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加上劳动才是一切财富源泉的重要思想,大力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理念。在总体上,我们要将生态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生态化统一起来,建立起现代生态经济体系。
总之,只有牢固树立和科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我们才能夯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将生态文明的原则、理念和目标贯穿和渗透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路径。其实,这一路径就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然将绿色发展作为现实的路径。
在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党赋予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的含义,进而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理念突出的是代际公平的原则,对代内公平有所忽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潮流,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实际国情出发,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又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这里,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列的绿色发展是狭义的绿色发展,是清洁发展之意。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列的绿色发展是广义的绿色发展,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意。指出:“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这样,绿色发展就扩展和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生态观和发展观上的双重变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通过绿色化(生态化)的方式,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绿色化,建立起绿色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在生产方式方面,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科学技术的方式,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产方式。在生活方式方面,在有效解决消费不足的同时,必须防范消费主义的入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弘扬中华民族“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的传统美德。在思维方式上,必须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肢解自然系统的形而上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转化为思维方式,将辩证思维、有机思维、系统思维、生态思维统一起来。在价值观念上,必须反对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方式对待自然,必须将生态文明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按照真善美统一的方式对待自然。显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变革。
总之,只有在建立起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五大建设的融合,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关系到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党的xx大以来,我们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但是,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三期叠加”(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时期,因此,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依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我国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与西方多元治理不同,中国特色的治理突出的是一元多体和依法治理,即要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调、公众参与、依法保障统一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这就是要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里的生态文明制度指的是生态文明领域的规范、规章、标准的制度化成果。20xx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xx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面向未来,提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了建立和完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领导,党要提高自身领导和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从顶层设计来看,我们可以考虑设立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推动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第二,必须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将各级政府打造成为生态型政府。从机构设置来看,应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领域大部制改革,将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和草原管理等职能进一步整合起来,以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第三,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依法大力发展群众性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和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第四,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规定,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体系。在此前提下,要推动设立生态文明领域警察队伍、法庭,严格执法。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在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统一起来,使二者携手同行。
在国内层面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美丽的中国”。因此,我们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我国以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国际层面上,我们要立足于地球村的实际,面向全球性问题,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倡议,大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此,我们要在坚决反对资源殖民主义、环境霸权主义、生态帝国主义的前提下,按照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气候命运共同体、能源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推动实现国际生态正义,支持和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在让“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坚持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自然资源公有的性质,依法防范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流失和贬值;我们必须保证生态产品的公共性质,大力生产和供给优质的生态产品;我们必须保证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我们必须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在当下,只有坚持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底线原则,我们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
总之,我们不仅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让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富强美丽宜人,而且要把地球家园建设得更加清洁美丽,让世界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清洁美丽动人。最终,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
【思想宣传范文】二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团结凝聚群众的前沿阵地。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履行职能职责,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意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注意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形成了一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党的群众路线。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做好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和奋斗的历史。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和强大力量,经历各种曲折和失败而愈挫愈勇,最根本的是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锻造出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基本政治优势,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是推进新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制定并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深得党心民心。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做好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扎实做好组织动员和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要靠党组织来保持和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团结带领群众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责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职责定位。党的基层组织就要着眼夯实党的群众基础,聚焦职能职责,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政治引领,自觉做好群众工作,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唱主角。
要着力组织群众,汇聚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磅礴力量。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是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群众组织集中起来,实现高效聚合。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大党务、政务、厂务公开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领导和带动群团、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组织、动员和团结广大党内外干部群众,努力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创新“互联网+”群众工作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在线服务平台,组织群众在网上交流、协调、解决问题,拉近党群干群距离。
要注重宣传群众,增强群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群众,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广大群众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引导激励广大群众立足本职作贡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解疑释惑、沟通协调,统一群众认识,激发工作热情,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把青年群体作为重点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要坚持凝聚群众,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基层党组织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要坚持政治引领,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坚持组织引领,引导各类组织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广泛参加基层社会治理,使各类组织和群众成为党的左膀右臂。坚持机制引领,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群团带动和社会参与等机制,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等方式,推行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引领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要努力服务群众,不断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围绕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任务落实,办好那些群众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具体的、琐碎的事,办好那些就医、就业、就学、养老、环保等老百姓感到难办的事、烦心的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老百姓。坚持“好事”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来做,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等做法,开展党员社区报到、志愿服务、责任区、示范岗、结对帮扶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实施交通、水利、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真心实意为贫困人口办实事、解难事。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立足担当新使命、发挥新作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健全基本组织,构建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近年来,许多地方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的变化,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积极探索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覆盖,取得明显成效。要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避免出现党的群众工作盲区和“空白点”,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要建强基本队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头雁。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从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聚力精准脱贫攻坚,选好派强驻村工作力量,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落后和维稳形势复杂的村和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
要落实基本制度,推动党内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基层党组织是党员锤炼党性的熔炉,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了“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能够经常开展、取得实效。从严管理监督党员,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开展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近年来,许多地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采取建立基层联系点、实地调研、民情夜访、驻村帮扶等形式,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紧紧围绕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组织党员开展承诺践诺活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入户,推动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下沉基层,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深化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支部的信任度。
要强化基本保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水平。着眼推动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条件为群众服务,大力解决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管理、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推动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加强乡镇“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和干部周转房以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逐步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思想宣传范文】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新结合。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把握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战略方向、布局、路径、环境、方法,开创了一个使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完整理论体系,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民族理性,体现了当今时代民族理性与世界理性的圆融和合通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基本认识。这些基本认识是来源于实践、完善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规律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实践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科学认识实现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方略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自觉认识运用不断深化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中一个又一个胜利,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立富强梦想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国屹立于世界历史潮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有底气和自信,对如何带领人民执好政、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顺应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探索中,始终坚持理论先导、执政为民、联系群众、发展为要、制度为本,不断提高执政兴国的能力,对执政目标、方式、手段、条件、方略的认识更加完善。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制度、战略、条件的认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战略布局和具体方法,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枝繁叶茂。我们以人类社会发展为己任,超越对抗竞争,扩大合作协商,看清大势和主流,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方向、前景、载体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世界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在全球治理变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党的xx大以来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些规律性认识来之不易,是500多年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深刻记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宝贵经验的高度凝结。这些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关于怎样建设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有效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认识,是指导我们党长期执政兴国、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理论遵循。
深化把握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党执政必须强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优良传统。始终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党、治党、兴党,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不断发展的理论成果锤炼党、武装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成为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优势,是党治国理政的前提条件。我们党执政7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理论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建设。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党执政必须聚焦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精会神抓好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党执政必须打牢的组织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长期执政、执好政。要把管党治党作为政治责任,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深化把握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正确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和总任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内容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把握“五位一体”,要深刻认识到五个方面缺一不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要形成联动效应;深刻认识到五个方面建设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体现了不同领域的工作着眼点;深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建设重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加速改善生态环境;深刻认识不同时期每一个建设也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具体推进每项建设时要结合现实的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从根本上解决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面。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深化了对这个战略布局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发展动力、制度保障和领导力量,分阶段有重点有策略地综合推进,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现实的总体路径。
始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效率与公平、需求与供给、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城乡及其内部、民族宗教、军队和地方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方法。社会主义建设要讲辩证法,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过程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深化把握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体趋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在长期竞争中加强包容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体系变革的要求突出,国际社会正面临越来越多新的历史课题。共同用好发展机遇,共同努力合作应对各种风险,成为各国人民的愿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的深刻把握,是国际社会共同破解当下发展与安全难题、正确处理相互关系所应秉持的共同愿景和目标,要求世界各国从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扩充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内涵,摒弃传统的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利益深度融合,共同应对各种问题,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其所指向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价值取向。要始终将现实的人作为价值主体和归宿,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社会机制,促使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的化解包容。同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努力使人的活动不产生破坏自然的严重后果,实现人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共生共荣。
尊重各个国家发展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结合实际确立完善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具体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不可能简单照搬照套同一种方式,只能采取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形式。中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成功道路。中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选择。
【思想宣传范文】四
中国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时,首先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因,被赋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国情标识。准确把握中国发展道路的由来、基础与特征,是我们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局面的思想前提,是我们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
1.中国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客观规律与主体探索相结合的必然成果
就国家和民族如何发展而言,“道路”既紧扣社会制度、国家体制与政治架构,又关联实践路径、行为模式和发展方式,还与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和未来指向密切相关。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xx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中国发展道路的连续性,蕴藏在中国近代史以来跌宕起伏、风雨如磐的历史进程中,蕴藏在未曾中断、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发展中。而其阶段性特征,在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历程中得以充分显现,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中国发展道路的民族共识和社会基础,创造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条件与基本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夯实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物质储备和经验积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使当代中国找到正确道路并踏上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发展道路在历史连续性之中,被赋予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滋养;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之中,矗立起民族抗争与国家前行的一座座巍峨丰碑,直至走上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中国发展道路既呈现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又展示出客观规律与主体探索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的自觉选择双向互动、互为作用的必然成果。一方面,中国发展道路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亦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那样,中国发展道路的形成与确立同样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近代中国艰难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客观必然。另一方面,中国发展道路又具有主体性、选择性。因为人类社会发展毕竟不同于自然存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历史舞台上活动的人是有意识、有追求、有目的的。人的意志不仅能够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发展道路的形成与确立,以一代代中华优秀儿女救亡图存、探寻真理的牺牲与奉献为代价,融入了中国人民求富求强、实现复兴的群体意志和民族追求,说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积极探索并矢志不渝、努力奋斗并坚忍不拔的结果。
2.中国发展道路从历史深处走来,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与基本国情
当代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非偶然。这条道路联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结着中国人民的梦想与追求,是从历史深处走来,有着深远背景,有着厚重基础。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必须倍加珍惜。
中国发展道路蕴涵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越久远,历史传统就越丰富厚重。历史传统的延续方式是传习,表现形态是行为,作用机制是形成普遍范式,与主体承载者(民族或群体)紧密联结,其意义与价值不在于它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关键是它能够延绵至今并活化于当代、作用于现实,正所谓“合之于今”“考之于近”。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历史传统,至今仍然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影响;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责任,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讲信修睦、以诚待人的处世之道,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哲学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准则等,这一系列古老中国传习不绝的历史传统,都深深嵌入到当代中国实践之中,融汇于中国发展道路之中。
中国发展道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与历史传统密不可分,历史传统中集聚着丰厚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历史传统的传习、延续过程中得以积淀与传承。作为带有客体特征的对象化存在,文化积淀大量聚集在已有的思想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中。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且未曾发生文化上的中断或逆转,这使得我们的文化积淀十分厚重,可谓博大精深。就人们最为瞩目的思想文化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等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以人物、学说、流派、典籍、文存、史料等为载体得以传承至今。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国发展道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国情。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依据基本国情来制定合乎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当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国情,揭示出历史中国的积淀传承和影响要素,凝结着当代中国的实存境况和发展条件,赋予中国发展道路以特有的内涵,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3.中国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并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中国发展道路因其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也就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特色形成优势,优势彰显特色,特色与优势紧密相联,互为支撑。中国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在诸多方面不仅能够、而且必然会转化为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比如,我们能够制定出明确而坚定的发展目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直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这一发展目标联结着中华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愿景,贯通古今,坚定不移;我们能够提出明晰而科学的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成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统领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使之紧扣国情、行之有效;我们能够构建起完备而配套的政策体系,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几大领域,谋划完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一系列政策策略,确保措施得力、得以贯彻实行。
中国发展道路以其鲜明特色与巨大优势,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已经产生并将进一步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这条发展道路打破传统的现代化发展逻辑,打破西方经验唯一正确的神话,充分证明了“走自己的路”、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实现现代化的人间正道;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它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拓展新路径,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方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指出奋斗方向,为各国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探索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既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亿万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发展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始终心系“三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系列关于“三农”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对乡村振兴规律认识的深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根据当前我国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20xx年1月30日,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同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他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同年9月2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他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从“三个全面”到“五个振兴”再到“三总一保障”,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乡村振兴规律认识的深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原则和政策导向。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是一个重大理论和政策创新。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重要论述的核心是把城市和农村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或者说发展共同体,通过城乡要素、产业、居民、社会和生态等的全面融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农城乡共建共享。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加强农村现代化这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把过去单纯的农业现代化概念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其内涵更加丰富、科学,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目标。正如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所指出的,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总体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作为核心任务,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党的十九大以来,多次强调“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并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这些重要论述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对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小农生产的作用,处理好小农生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立足我国国情农情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村庄类型多样,乡村治理必须立足国情农情,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所谓“善治”,就是良好有效的治理。为此,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是基础,法治是根本,德治是先导。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构成乡村治理的完整体系,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保证。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长短结合、分步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只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当前,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近年来,我们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的成果必将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到20xx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推荐访问:新时代 文明建设 推动 大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五篇 大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五篇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