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时期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考(交流发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新时期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考(交流发言),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时期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交流发言)
此次系统培训班期间,赴六横岛现场教学,同志们说我是“回乡省亲”了。我是从六横转任到管理中心的,回到六横,特别是看到六横全新的商业综合体呈现在眼前时,内心还有一点点成就感。我曾经是一个招商人。我把招商工作分为“台前”“幕后”,对接客商、招引项目的工作是“台前”,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工作是“幕后”。我有幸参与了天合广场入驻六横的“台前”“幕后”。海岛乡镇相较于 XX、XX 等大城市,无论从地理位置、土地资源、区位交通、政策享受等各方面都是相对“弱势”的,因此招商工作的难度实际上很大。“硬件不足,软件来凑”,所以我们当时提出打“服务牌”,特别是在“幕后”环节一定要充分扮演好“店小二”的角色。而我当时其中一个身份就是六横招商“店小二”,为企业入驻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企业申请注册、办公地址选定、银行账户开户,甚至是企业章、法人章、财务章刻章,我就是全程代办员,所有企业可以无须到场、允许代办的事项全部代办,所有必须要企业到场的事项提前联系预约,争取一天内一次性办结。这样一来,在各窗口“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企业入驻“最多跑一次”。市场上 2000 多元的企业注册代办,我们无偿无忧代办。
在这里开篇就讲一大段有关招商的工作,也是在六横现场教学时的有感而发。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表面看,与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毫无关联,实际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招商的“幕后”工作如此,我们的机关事务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服务对象缺的不是 2000 元代办费,而是服务上门、全程无忧的享受。
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几点个人关于新时期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批评指正。
一、转变理念,解决 “ 你需要什么 ” 的问题。
就是说需求导向,目标要“准”。目标是为了明方向,目标精准,才能方向正确。就像电视台播出节目,人们用“喜闻乐见”形容好的节目,这就体现了需求导向。我们的服务保障对象就像是电视节目的“受众”,为机关单位及干部职工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是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不变的宗旨和永恒的课题。做好服务保障的本质,就是解决好供需矛盾。因此,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保障机制是解决服务需求与保障标准矛盾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了解需求,把握需求,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开展服务保障。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畅通渠道。把建立与服务对象之间沟通交流渠道,作为了解需求,反映诉求,释放情绪,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建立了质量监督委员会制度,在行政中心各部门中选取部分责任心强、有见地的机关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给我们“挑刺”。我们已经建立了“楼长制+工单制”,在中心内部择优选取有担当的干部作为行政中心各楼宇的楼长,有呼必应。我们还有满意度调查问卷、服务对象座谈会、“金点子”征集、意见箱等等一系列的渠道。
我认为,渠道是畅通的,只是真正激发渠道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有欠缺。比如说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有些单位安排驾驶员参会或者不参加;比如说征集“金点子”,被录用的点子有适当奖励。奖励就是一种激励机制,但不一定是物质激励。比如说有些单位会“聘请”行风监督员,每人发一本证书或是一个牌子,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精神激励。
另外,要充分调动“自己人”,发挥“自己人”的作用。我们机关后勤干部职工,既是“服务员”,也是“顾客”。当我们在岗在位时,我们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当我们接受服务保障时,我们也要当好“体验官”,就事论
事地给我们自己的工作“挑挑刺”——比如,去食堂就餐,给饭菜的色香味打个分;去会议室开会,给会议服务打个分;走在行政中心大院里,给保安的服务打个分;看到哪里破损了,跟相关处室报一下……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渠道。“自己人”作用不发挥好,怎么要求其他部门的干部职工成为我们的“监督员”?
二、调整路径,解决 “ 我有什么 ” 和 “ 如何做好 ” 的问题。
(一)基于实际,家底要 “ 清 ”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房产管理、基建设备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安全保卫工作、财务服务、接待服务、餐饮服务、会议服务、综合服务、市领导服务保障、公车服务、物业服务,每项工作都不可或缺、不能疏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我们要对“家底”如数家珍,心中有数——有多少办公用房,有多少闲置房产,有多少未合理利用的仓库,电梯用了多少年,哪些设备近几年该更换了,公务用车保障缺口到底有多大……这些都应该有一本“帐”,这本“帐”是我们做工作的基础。
(二)实效导向,思路要 “ 新 ” 。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在解决制约机关事务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效能上下功夫,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网上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要重塑“管”与“办”,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管理模式,让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从“划桨”向“掌舵”转变,由服务的生产者变为服务委托者、制度设计者、经费支付者、监督管理者。二要平衡“供”与“求”,进一步延伸服务职能,处理好有限服务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既科学合理配置服务保障资源,又高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这段话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机关事务工作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食堂供餐、物业保洁、工程维修、会议服务、接待保障、房产管理、节能降耗等,经年累月,一成不变。要以变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新已成为常态。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突破传统的做事方式和习惯模式,勇于变革、敢于自我否定,做到“思想上先人一步,观念 XX 人一筹,行动上快人一拍”。要以干求新。创新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实实在在多干一点,事事处处再实一点,实打实面对面地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创新创优变成实践行动。
从手持测温到红外测温到门禁感温,这是疫情防控的“变”;从单一的大众餐厅到自助餐厅到轻食小筑,从一次性上菜到分批小炒,从按份取量到按需取量,从油条馒头到咖啡面包,这是食堂供餐的“变”;从依靠“人脑记忆”到依靠“人脸识别”,这是安全保卫工作的“变”;从刷卡支付到刷脸支付,这是服务方式的“变”……“变”不要求“大”,“新”不要求“全”,关键在于精细精准。在接受服务保障的过程中,每一个点滴的变化,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这其中,需要我们改进作风、实干巧干,需要我们手段创新、科学管理,需要我们人性服务、满足需求。
“五化”应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坚定不移的方向。数字化智治是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的新常态;标准化制治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新常态;集中化管服是理顺体制、提高效能的新常态;社会化建造是调动市场资源、发挥市场作用的新常态;专业化培育是推动发展、提升保障水平的新常态。
(三)讲究原则,规矩要 “ 严 ” 。
我想把厉行节俭原则放在第一个。昨天下午的座谈会上,刘主任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确实,我们机关事务部门当的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房、车、
钱,都在我们手中,更要坚决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公物仓是当前比较迫切的需求。我们中心目前的“公物仓”还只是财务资产处为重大活动(会议)及临时机构调剂、采购物资设备的平台。实际上,公物仓应该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共享共用的运作平台。XX 县已经启动了“公物仓”,虽然调剂的物资不多,但实际运营了。我们是否能真正意义上启动“公物仓”?桌椅板凳柜子一类临时资产放入仓库,对仓储要求不高,不容易损坏,但电子产品就不一样了,一台电脑两年不用、一台相机长期不用不保养,最终都会成为“废品”。之前从林处那里了解到,有一批相机临时资产,仓储、养护有难度,杨处问到我相机的时候,我就建议他找林处看是否能借临时资产,前两天,林处把相机都拿出来了,事实上,也不见得日常都用得上。公物仓的管理,也不仅仅是把资产入库,分配到户,更要根据实际用途进行具体细分管理维护,把资产配置到刀刃上。
公共机构节能也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今年,市行政中心入选国管局、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发文的全国首批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名单,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市级行政中心。但另一方面,行政中心因为地面沉降漏水,消防管每天漏水量在 50 吨左右。中心把市行政中心外围消防管更换列入了 2022 年的政府投资计划。我想,类似的情况,在我们中心管理的市行政中心范围内,还有多少?还有多少水、电等能源资源在有形无形中被浪费着,需要我们中心进一步做实排查工作、堵住漏洞。
第二,是优质高效原则。高效保障、优质服务,是机关事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质高效,要求机关事务工作在体制上做到集中统一,在机制上做到市场导向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在方式上做到由粗放式、经验式工作模式,向集约化、信息化工作模式转变,着力实现由简单传统型保障向科技智慧型保障的跨越。
三是统筹兼顾原则。机关事务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各方,要统筹解决机关办公、干部职工生活改善的合理需求,尽快改变机关事务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分散管理现象,努力实现机关服务保障的规范化、均等化。
四是廉洁从政原则。通过建立完善思想教育机制、制度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查案惩处机制、干部保护机制、廉政责任机制等,确保工作落实,从机制上防止漏洞,实现关口前移,防范化解廉政风险。重点抓好抓好管钱、管物、管工程、管资产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招投标制度等,用好“签谈报”制度,强化资产清查工作,准确掌握资产状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当好表率。
以上是个人几点粗浅的思考,不全面、也不完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推荐访问:对于新时期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考(交流发言) 高质量 新时期 发言
下一篇:意识形态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