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就业形式调查报告l(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就业形式调查报告l(2022年),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0年就业调查报告论文doc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20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20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
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2020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给本来就就业困难的我们更添了一层霜。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们更要清楚的认识其严重性,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应对它!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毕业生就业调查”活动。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方式及范围: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2020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2020最新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计2020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09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20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20年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20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2020-2020年5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到29.98%、29.10%和43.29%,专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至41.33%、43.55%和56.37%。
从调查来看:2020届大学毕业生在湖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有26%的本科毕业生和25%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但这一比例低于全国2020届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湖南省202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7%的本科毕业生以及6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湖南省202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占到4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
三:就业态度分析:
1、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多的压力。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加之学生对自己认识过高,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住宿条件,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
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据统计,2020年1月5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学院联合举办农林类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10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左右,结果我院毕业生不足50%,签约率更是寥寥无几参。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促进就业措施: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已被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复呼吁,多次部署,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把增加就业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上一级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根源。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教育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改变教育目标,就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就会不断加剧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失业、文凭贬值的尴尬局面。
还有一个关于教育的错误口号流毒甚广,那就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把教育当成消费是完全错误的。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把教育当成消费,当然要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原则,从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学招生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这样做只对学校有利,对满足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有利,对学生成材不利,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加快结构升级的资金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就是不具备人才条件,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人才问题不解决,将很难从这次经济调整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改善各类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他们与大学一视同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应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在技工职称上应有最大上升空间,最高应与教授齐。
2、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已高达46.7%。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就业中已占68.2%,在建筑业中占79.8%。这几个数据说明,农民工的素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水平。而目前农村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目前农民工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这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3、连续提高粮食价格,扩大需求,稳定就业。每逢经济调整,农村转移人口会自然减少,为城镇就业减轻不少压力。最近国家宣布从2020年新粮上市起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可使全国农民一年增收2600亿元,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调整中部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会回到农村,粮食提价将提高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并切实帮助他们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这项政策也将有效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一招妙棋,具有一石多鸟之功。如果能在已经宣布的提价之外,宣布2020年每年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5%以上,有利于让农民形成收入增加的稳定预期,使扩大农民消费的效果更显著。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毕业生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困难重重,但是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我们依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篇二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相当普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统计数据可知,先找份工作以后伺机向专业方向发展占40.17%,占主要部分;无所谓占28.08%,居其次。从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专业对口不是毕业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专业不
篇二:关于2020年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报告报告
2009-05-11 09:30
目录
一、调查说明2
1.1调查目的2
1.2调查时间2
1.3调查对象2
1.4调查数据2
二、调查摘要2
2.1针对大学生2
2.1.1基本情况3
2.1.2就业需求描述3
2.2 针对用人单位3
2.2.1 现状描述3
2.2.2 需求描述4
三、调查报告4
第一部分、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4
第二部分、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5
第三部分、毕业(中国报告网)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6
四、结论与建议7
五、后记8
*六、附录(原创精品,重点关注)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1.1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调查时间
2006.4.09----2006.4.14
1.3 调查对象
1、长春各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1.4 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600份
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80份
二、调查摘要
2.1针对大学生
2.1.1基本情况
关键词1:不自信
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2:不满意
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高学生满意度。
其他
与06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6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6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2.1.2 就业需求描述
能力、技能与心理素质是在大学生眼中企业招聘员工重点要求之三甲选项。也是大学生自身评价的弱点所在。
2.2 针对用人单位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2.2.1 现状描述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2.2.2 需求描述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 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 们的主要因素。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其次为特长,第三为素质修养.而专业、毕业院校等相对(中国报告网)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相似之处。
三、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1大学生就业现状
学生普遍现状
a. 毕业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06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
有28[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
b.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相关内容分析见报告其他部分。
c.大学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2000以下(元/月)
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以下及1000-1500元之间。
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第二部分、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招聘时,对大学生有哪些要求”统计如下: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
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第三部分、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06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06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和企业用人数量的增长不同步,所以在基础层面上,二者已经有
了供需之间的差异。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这样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不感到满意,仍然希望有提升的空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大学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造成的。而企
业对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可能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差距,在企业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眼高手低是企业(中国报告网)最为诟病大学生的一个缺点。
四、结论与建议
a.关于就业心态的建议
※ 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
※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
※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
※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 ※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
※关键是心态的转变、对职业的预期值也序号适时加以调整
※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b.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
※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他们应该更加地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
※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c.关于品德
※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
※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d.关于实践
※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提高自身素质;
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调整就业心态
※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e.也有一些hr人士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到了政策、社会、高校中,期望这方面的改进促进大学生就业 ※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提高职业教育的数量
※高等教育应更多与实际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相结合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引和辅导
※最根本的要从教育体制彻底改,否则地基不好建起的也是危楼
※中国的大学教育也需要改革
后记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基于时间以及能力未能进一步深入分析,仅观察出了一些表面现象,对此我本人颇感遗憾。在报告中引入的数据并不完全是依照调查问卷,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与被调查者的谈话,这些谈话内容中透着惊人的相似: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企业对能力的看重。同时也有双方观点的激烈冲突,学生的“先就业后择业”使企
业面临招得来留不住的尴尬境地,这使企业不敢过多的招收大学生,而双方中间沟通者学校所做的工[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作又不尽如人意,于是便出现了供需矛盾。
希望我们本次的调查工作能缓和这一矛盾,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从而对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全文完
1. 你对2007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是
a.提高技能
b.通过努力应该可找到工作
c.现在就业困难很大
d.对就业形势很是担忧
e.无所谓
2.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你会
a考研 b就业 c出国 d其他____
3.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最多可选择3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信息量少
c.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d.能力不足
e.优势难以发挥
f.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对社会缺乏了解
h.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j.其他____
4. 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是 (最多可选择2项)
a.提高技能
b.调整择业期望值
c.提高职业素质
d.职业培训
e.调整心态
f.就业渠道
g.提高自身求职技巧
5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
a. 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6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专业成绩
b.专业技能
c.综合能力
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
f.发展潜力
g.思想品德
h.其他
7请问您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最多可选择三项)
a.英语四、六级证
b.计算机等级证
c.奖学金证书
d.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
e.报关、报检员证
f.注册会计师证
g.“优干”“三好学生”证书 h驾驶证
i.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
8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
9你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
a.很有前途 b. 较有前途 c. 无所谓 d. 较无前途 e. 很无前途
10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f.其他_
11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a.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
b先就业,后择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12请问您对自己从事何方面、何种工作的态度是什么?
a.没有特定的目标
b.待遇好稳定
c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
d.与专业对口
13请问您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最多可选择三项)
a. 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
b.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c.由学校推荐介绍
d.招聘会现场
e.寄发自荐材料
f.在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材料
g.通过熟人介绍
h.其他
篇二:2020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应届生,我们不要”,这是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最常听见也是最怕听见的话。一位企业负责人解释说:这不是我们故意给大学生泼冷水,而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确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东吴教育老师提醒正在求职的同学们,如果求职多次遭到碰壁,就不要再盲目的投简历,而是需要先冷清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你求职的道路记住:“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拿着大学文凭和英语四级证书就能顺利的找到工作。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这些证书对求职没有特别大的作用。小朱是今年应届毕业生,从毕业到现在,她已经参加过n多招聘会,但是能到面试通知的却没几个。小朱郁闷的说,虽然自己拿着大学毕业证、学士学位证、英语六级证等各种证书,但似乎企业都不看重,反而更多的是问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是我的弱项,但也是企业最看重的地方。
2020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又如何呢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与经济增速减缓有关,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有关;与农民工在农业之外求职再不用“舍近求远”有关;与农业本身吸引力的增强有关;与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协调有关;也与我国人口变动与劳动力供求状况有关。可以说,“用工荒”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性现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职业培训和中介机构等多方面努力,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但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2、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我国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上升到2013年的53.7%。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就业压力减轻,但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就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由于户籍限制、素质技能要求、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寻找工作难度大。
3、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影响到就业水平
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要对涉及职工的转移安置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必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新员工吸纳,甚至排挤出部分劳动力,这也会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导致劳动力流动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如在东中西部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差距已经缩小至30元左右。区域就业形势差别明显,东部地区求职人数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中西部地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工作环境好转,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漂农民工的新选择。
5、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求双方难以对接
从2009年以来,货币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有17个地区制定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调查反映,当前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的矛盾已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工短缺。
6、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
我国正在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据一半左右的水平,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稳定。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20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2011―2020年就业年均增速将比前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4个百分点。城镇化加速推进所释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仍然不能弥补劳动力人数减少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业形势不乐观任务依然艰巨
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依然艰巨。突出表现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矛盾今后会更加突出;就业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业歧视现象时有发生;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突出,高校教育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不相匹配;劳动者能力素质和就业技能较低,职业技能培训薄弱,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偏低问题突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从影响未来就业的多种因素分析,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状况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1、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劳动力供求矛盾将继续对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率高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到年底,人力资源市场员工跳槽、另觅高就的现象十分普遍,节后企业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式的招聘;二是农民工“返城流”和企业“招工流”错位导致“招工难”加剧;三是技术人才供求失衡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企业对技术、高级技术等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
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当今世界经济低迷对就业的影响
(一)、目前世界的就业形势
2012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
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二)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 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
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 66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1100万个
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企业超过3400万个。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相对容易。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b区域结构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我给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
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当然,自我设计时要切记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全面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设计,建议运用科学 的职业能力、心理、个性、适应性测量工具,好的职业测验工具将是你正确步入职业生涯的指南针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a.危机是危难也是机遇,没有追求就没有机会(冬泳).
b.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c.学会从基层做起,到基层较苦,生活条件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权较强,锻炼的机会较多,成长快。
d.正确看待收入。一个单位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
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实习800-1000元,毕业1500-4000元)。
e.正确看待地区间差异。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f.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重在学以致用。客观审视自己,找出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质来择业。不要死守本行,不求变通,应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
级换代,不要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g.关于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我们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这里面有一个数字,我们全国64万个村委会,如果每一个村委会都设置一个助理,就是64万个职务。大学生到乡镇,现在有3.5万个乡镇政府,还有6.3万个街道办事处,又能够提供20万个左右兼职或者是助理岗位,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基层、农村的教育机构,所有这些如果都考虑进来的话,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h.关于大学生创业a.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多高世界范围内是20%;在中国,有10%。目前创业培训的方法及模式仍待深究,现有的创业培训多是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老师”执教,他们只能把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转移”给学生,或照搬国外的成功案例,“这样的培训是否有用”
3.拓宽求职渠道,改变求职方式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保证
a.变被动等待社会需求信息,到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
大学生应该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寻找机会。平时多关注招聘会,企业说明会等企业信息,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而不能只一味地等待。
b.改变“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
以往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集中”,集中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激烈程度,而且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有的行业存在明显的人才过剩,而有的行业却人才匮乏。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c.人社部预测未来八大热门专业:据国家人社部的有关统计预测,今后几年我国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八大类: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d.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e.练好内功是实现就业之本
上一篇:2022关于高中生寒假调查报告3000字(精选文档)
下一篇:简析调查报告标准写法